9月下旬至今,國內經濟增速趨緩及下游需求減弱,使國內動力煤市場價一度出現小幅回調,加上國際煤價大幅暴跌因素,市場對煤價下跌的預期逐漸加強。然而據稱,年內再次上調銷售電價和上網電價的預期也比較強烈。
在煤價下跌預期和電價上調預期的博弈中,分析人士普遍認為,近期上調銷售電價基本上沒有懸念,而年內是否會再次上調上網電價則要看煤價的下一步走勢。
然而,不少電力企業(yè)并不買“預期煤價下滑”的賬。山東一家電力企業(yè)負責人表示,盡管短期沖高的市場煤價的確有所回落,但占比重更大的合同煤價格依舊處于上升通道,電企仍然不堪重負!霸谌径劝l(fā)電量比二季度減少5%的情況下,企業(yè)三季度用于購煤的支出反倒比二季度增加了6%-6.5%。”購煤成本不降反升的原因很簡單,公司所購合同煤價三季度比二季度提高13%以上,市場紛傳的高價市場煤價格在9月下旬的確有一定回落,但公司自今年2月以來,購煤的平均價格一直以3%的速度逐月增長,并持續(xù)至今。
為平抑飛漲的煤價,國家發(fā)改委今年7月24日發(fā)布二次電煤限價令,要求對主要港口和集散地動力煤實行最高限價,規(guī)定秦皇島港、天津港、唐山港等
港口動力煤平倉價格,不得超過6月19日價格水平,即發(fā)熱量5500大卡/千克動力煤限價水平分別為每噸860元、840元和850元。
然而,該電企公司購買的天然煤價格一路上漲,到8月已經超過了800元,但公司購煤的煤質持續(xù)下降,目前在4600大卡/千克左右,要比正常煤質水平偏離10%。由于煤質大大低于電廠設備設置的標準值,近期電廠時常性地發(fā)生爐膛滅火、爆管等現象。長期使用劣質煤一方面對電廠設備的損耗非常大,而且浪費了運力資源。
這家電企所購煤中,合同煤占比超過80%,其中20%-30%的合同煤價格是浮動的,2月份以來逐月遞增。盡管9月下旬部分市場煤從千元之上回落到850-950元間,但占比80%的合同煤價整個月仍上漲3.5%-6%,因此,電企的負擔并未得到緩解。該負責人預計,明年的結算煤價很可能也同比大幅攀升。
電企普遍反映,煤價并未出現明顯回落,只是傾向于企穩(wěn),繼續(xù)攀高的勢頭有所壓制。由于煤價因素決定了電企支出的八成左右,因此,電企的盈利能力能否切實恢復,關鍵還看煤價是否切實回落。
來源:國際石油